中药之科学原理朱鼐PDF下载,朱鼐中药学研究
简介:
内分3篇。第1篇介绍药理学一般知识;第2篇按动物、植物、矿物性药分类,记述中药的形态与化学成分;第3篇按人体系统分类,讨论每种中药对于各组织器官及病原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对我国古代医家的意见加以评述
截图:
目录:
第一篇 15
第一章 绪论 15
定义 15
药物的种类 15
制剂的种类 16
药理作用 19
给药的方法 20
给药时应注意事项 22
第二篇 25
第二章 动物性药物 25
脑 25
肺脏 25
心脏 26
脾脏 26
血液 26
胃 26
肠 27
胰 27
肝脏 27
胆汁(牛黄熊胆) 28
肾脏 28
胎盘 28
麝香 29
鹿茸 29
鹿角胶 29
阿胶 29
牛脂 30
豚脂 30
燕窝 30
真珠 30
石决明 31
牡蛎 31
蟾稣 31
鸟鲗 31
蜂蜜 32
蜜蜡 32
班蝥 32
蚯蚓 32
珊瑚 33
银耳 33
第三章 植物性药物 33
第一节 花草叶类 33
丁香 33
白桃花 34
艾 34
忍冬 34
车前草 34
辛夷 35
昆布 35
玫瑰花 35
虎杖 35
红花 36
苦草 36
香薷 36
海藻 36
烟草 37
益母草 37
茵陈 37
茶叶 37
荆芥 38
马鞭草 38
曼陀罗 38
淫羊藿 38
紫苏 39
细辛 39
鱼腥草 39
番泻叶 39
槐花 40
蒲公英 40
香蒲 40
酸桨 40
橘叶 41
薄荷 41
第二节 种子果实类 41
大茴香 41
大枫子 41
小茴香 42
山梔 42
五倍子 42
巴豆 42
牛蒡 43
冬葵 43
瓜蒌 43
白果 43
肉豆蔻 44
吴茱萸 44
杏 44
决明子 44
皂荚 45
亚麻 45
使君子 45
芥 45
花椒 46
苦楝 46
金樱子 46
南天烛 46
南瓜 47
枸杞 47
砂仁 47
胡荽 47
胡麻 48
胡椒 48
胡芦巴 48
苡仁 48
苦参 48
香附子 49
桃 49
梅 49
益智 49
草果 50
草棉 50
马兜铃 50
毕澄茄 50
麦芽 51
无患子 51
番木鳖 51
诃子 51
落花生 52
鼠李子 52
蓖麻子 52
莲 52
蔓荆 53
蕃椒 53
槟榔 53
续随 53
保险子 54
第三节 茎根类 54
人参 54
大生地 54
大黄 54
大蒜 55
山慈姑 55
山药 55
川芎 56
川乌(附子) 56
天门冬 56
天南星 56
木香 57
牛膝 57
半夏 57
甘松 57
甘草 57
生姜 58
芍药 58
白芷 58
白头翁 58
石蒜 59
地榆 59
百部 59
何首乌 59
延胡索 60
贝母 60
防己 60
金石斛 61
前胡 61
柴胡 61
胡黄连 61
拳参 61
桔梗 62
浙贝母 62
沙参 62
茜草 62
高良姜 63
商陆 63
常山 63
莨菪 64
莪蒁 64
贯众 64
麻黄 64
菖蒲 65
黄岑 65
黄连 65
当归 65
万年青 66
葛根 66
黄蜀葵 66
苍术 66
远志 66
酸模 67
龙胆草 67
党参 67
新灵 67
第四节 皮木类 68
小蘖 68
木通 68
肉桂 68
牡丹皮 68
柿蒂 69
厚朴 69
甜瓜蒂 69
黄柏 69
酸石榴皮 70
樟 70
橙皮 70
檀香 70
罂粟 71
第五节 树脂树胶类 71
安息香 71
没药 71
乳香 71
血竭 72
阿魏 72
琥珀 72
枫香脂 72
藤黄 73
第六节 浆液浸膏类 73
天竺黄 73
儿茶 73
阿片 73
芦荟 74
第四章 矿物性药物 74
水银 74
方解石 74
白垩 75
石英 75
石灰 75
石膏 75
代赭石 75
辰砂 76
赤石脂 76
朴硝 76
明矾 76
食盐 76
砒石 77
硝石 77
密陀僧 77
硇砂 77
雄黄 77
硫黄 78
铅粉 78
硼砂 78
滑石 78
雌黄 78
慈石 79
绿青 79
绿矾 79
轻粉 79
胆矾 80
炉甘石 80
铁粉 80
第三篇 81
第五章 作用于皮肤粘膜之药物 81
第一节 刺激药 81
第二节 收敛药 85
第一 鞣酸类及植物性收敛药 87
第二 金属盐类 89
第三节 缓和药 93
第一 脂肪类 94
第二 不溶性粉末 94
第三 粘滑粉末 96
第六章 作用于末梢神经之药物 98
第一节 作用于感觉神经之药物 99
第二节 作用于运动神经之药物 101
第七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之药物 103
第一节 兴奋药 103
第二节 抑制药 107
第八章 作用于自主神经系之药物 111
第九章 作用于循环系之药物 118
第一节 强心药 118
第二节 血管收缩药 122
第三节 止血药 122
第四节 补血药 131
第一 铁剂 132
第二 脏腑 134
第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之药物 135
第一节 呼吸镇静药 135
第二节 镇咳药 137
第三节 祛痰药 142
第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之药物 148
第一节 健胃药 148
第一 苦叶药 149
第二 芳香药 156
第三 辛香药 163
第四 矫味药 165
第二节 催吐药 168
第三节 制吐药 169
第四节 泻下药 170
第一 植物性泻剂 171
第二 盐类泻剂 180
第五节 止泻药 183
第一 粘滑性缓和药 184
第二 抑制肠运动的药物 184
第三 肠收敛药 184
第十二章 作用于泌尿系之药物 188
第一节 利尿药 188
第二节 尿防腐药 194
第十三章 作用于生殖系之药物 196
第一节 子宫收缩药 196
第二节 通经药 199
第三节 催乳药 201
第四节 催淫药 202
第十四章 影响于体温之药物 204
第十五章 影响于新陈代谢之药物 208
第一节 糖尿病药 208
第二节 变质药 210
第三节 滋补药 213
第十六章 作用于病原菌虫之药物 218
第一节 防腐消毒药 218
第二节 驱虫药 222
第三节 特殊消毒药 226
(1)站内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用户上传分享,本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学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金币)
(3)国学经典网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原发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原发布人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742769468 我们将尽快处理
(1)如遇下载链接失效,可以联系客服微信,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解决;
(2)电子书资源属于特殊资源,具有可复制性与传播性,一经购买,拒绝退款;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4)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象征的收取站点运行所消耗各项综合费用
(5)因书籍年代久远,受当时印刷技术影响,可能会产生字迹模糊、印刷不清晰等结果,具体内容请参考截图再下单!
部分玄学、武术、医学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