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债编总论蔡天锡麟PDF下载,民国民法债编研究史料
简介:
依据国民政府1929年11月22日颁布的民法债编,征引各国清理及法条综合编述。分绪论和本论。叙述债法的概念、内容、性质、适用,以及债权与债务、债务与责任等一般理论,并具体阐述债的发生、标力、移转等。后附:民法债编施行法
截图:
目录:
第一卷 总论 27
第一编 绪论 27
第一章 债法 27
第一节 债法之名称 27
第二节 债法之概念 28
第三节 债法之编制 28
第四节 债法之内容 29
第五节 债法之性质 29
第六节 债法之公法化 31
第七节 债法之公适用 33
第二章 债 34
第一节 债之概念 34
第二节 债权与债务之概念 35
第三节 债权之不可侵性 36
第四节 债权与他种权利之区别 37
第一项 债权与物权之区别 37
第二项 债权与亲属权之区别 38
第三项 债权与诉权之区别 39
第四项 债权与请求权之区别 39
第五节 自然债务之概念 39
第六节 债务与责任 40
第二编 本论 41
第一章 债之发生 41
第一节 通说 41
第二节 契约 42
第一项 契约之概念 42
第二项 契约之意义 43
第三项 契约之种类 44
第四项 契约之成立 46
第一款 要约 47
第一目 要约之意义 47
第二目 要约之效力 47
第三目 要约效力之消灭 48
第二款 承诺 51
第一目 承诺之意义 51
第二目 承诺之效力 51
第三目 承诺效力之消灭 52
第四目 无须通知之承诺 53
第三款 合意与不合意 53
第四款 契约成立之时期 54
第五款 契约自由之原则 56
第五项 悬赏广告 57
第一款 悬赏广告之概义念 57
第二款 悬赏广告之意义 57
第三款 悬赏广告契约之概念 58
第四款 悬赏契约之效力 59
第五款 悬赏广告之撤销 59
第三节 代理权之授与 60
第一项 代理之概念 60
第二项 代理权之概念 61
第三项 授权行为之概念 62
第四项 共同代理 63
第五项 无权代理 64
第一款 表见代理 64
第二款 狭义无权代理 66
第一目 本人之承认权与拒绝权 66
第二目 相对人之催告权及撤回权 68
第三目 无权代理人相对人之责任 71
第四节 无因管理 72
第一项 概说 72
第二项 无因管理之意义 73
第三项 无因管理之效力 75
第一款 纲论 75
第二款 管理人之义务 76
第三款 本人之义务 80
第四款 无因管理承认之效力 81
第五节 不当得利 82
第一项 概说 82
第二项 不当得利之意义 83
第一款 不当得利之积极意义 83
第二款 不当得利之积极消极意义 88
第三项 不当得利之效力 91
第一款 受领人之返还义务 91
第二款 第三人之返还义务 95
第六节 侵权行为 96
第一项 概说 96
第二项 一般侵权行为 103
第一款 主观要件 103
第一目 责任能力(即侵权行为能力) 103
第二目 责任条件(即故意与过失) 106
第二款 客观要件 107
第一目 须为自己之行为 108
第二目 须权利之被侵害 109
第三目 须有损害之发生 116
第四目 须属不法之侵害 118
第五目 须有因果关系 117
第三项 共同侵权行为 123
第一款 共同侵权行为为之概念 123
第二款 共同侵权行为为之种类 123
第一目 狭义之共同侵权行为 124
第二目 共同危险行为 125
第三目 造意与帮助 126
第三款 共同侵权行为之效力 127
第四项 特殊侵权行为 127
第一款 公务员所为之侵权行为 128
第二款 无责任能力人所为之侵权行为 130
第一目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之侵权行为 130
第二目 在无意职或精神错乱中所为之侵权行为 134
第三款 受雇人所为之侵权行为 135
第四款 承揽人所为之侵权行为 139
第五款 动物所为之侵权行为 140
第六款 工作物所生之侵权行为 143
第五项 侵权行为之效力 146
第六项 请求权之竞合 153
第二章 债务之标的 155
第一节 概说 155
第一目 债之标的之概念 155
第二目 债之标的之要件 156
第三目 债之标的之种类 159
第四项 关于给付之讨论 161
第二节 特定之债 163
第三节 种类之债 163
第四节 货币之债 169
第一项 货币之概说 169
第二项 货币之债之概念 170
第三项 债务法关于货币之债之规定 170
第五节 利息之债 171
第一项 利息之概念 171
第二项 利息之债之概念 172
第三项 利息之债之发生原因 173
第四项 利率之概念 176
第五项 复利之概念 177
第六节 选择之债 178
第一项 选择之债之概念 178
第二项 选择之债之特定 180
第三项 任意之债 183
第七节 损害赔偿之债 185
第一项 损害赔偿之概念 185
第二项 损害赔偿之债之概念 187
第三项 损害赔偿之债之要件 188
第四项 损害赔偿之方法 189
第五项 损害赔偿之范围 190
第六项 被害人之过失相抵 191
第七项 义务人之生计影响 193
第八项 权利人之损害相抵 194
第九项 赔偿人之代位 195
第三章 债之效力 195
第一节 概说 195
第一项 债之效力之概念 196
第二项 债之效力之规定 197
第二节 债之对内之效力 198
第一项 给付 198
第一款 给付之概念 198
第二款 给付之方法 199
第二款 故意及过失 199
第一目 故意及过失之概念 200
第二目 故意及过失之责任 202
第四款 给付不能 204
第一目 给付不能之意义 204
第二目 给付不能之种类 204
第三目 给付不能之效力 206
第五款 不给付及不完全给付 207
第六款 债务人之代位 208
第三项 迟延 209
第一款 概说 209
第二款 事变之迟延 210
第三款 债务人之迟延 210
第四款 债权人之迟延 216
第三节 债之对外之效力(即保全) 221
第一项 概说 221
第二项 债权人之代位权 222
第一款 代位权之概念 222
第二款 代位权之递善 223
第三款 代位权之要件 223
第四款 代位权之范围 225
第五款 代位权之方法 225
第六款 代位权之效力 226
第三项 债权人之撤销权 228
第一款 撤销权之意义 228
第二款 撤销权之理由 229
第三款 撤销权之递善 229
第四款 撤销权之要件 230
第五款 撤销权之范围 235
第六款 撤销权之方法 236
第七款 撤销权之效力 236
第四节 契约之效力 237
第一项 概说 237
第一款 契约效力之概念 237
第二款 契约之效力之规定 238
第二项 契约之标的 238
第三项 契约之确保 240
第一款 定金 240
第二款 违约金 242
第四项 契约之解除 244
第一款 解除之概念 244
第二款 解除权之原因 246
第一目 当事人契约 246
第二目 法律之规定 247
第三款 解除权之行使 250
第一目 解除权行使之期间 250
第二目 解除权行使之方法 251
第四款 解除权之效力 252
第五款 解除权之消灭 253
第六款 终止契约 254
第五项 双务契约 255
第一款 概说 255
第二款 同事履行之抗辩 256
第三款 双务契约给付之不能 261
第六项 关于第三人之契约 265
第一款 概说 265
第二款 由第三人为给付之契约 265
第三款 向第三人为给付之契约 266
第四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 273
第一节 概说 273
第一项 债之主体 273
第二项 多数主体 275
第二节 可分之债 277
第三节 连带之债 279
第一项 连带债务 279
第一款 连带债务之概念 279
第二款 连带债务之原因 282
第三款 连带债务之效力 283
第四款 非纯粹之连带债务 290
第二项 连带债权 291
第一款 连带债权之概念 292
第二款 连带债权之原因 293
第三款 连带债权之效力 294
第四节 不可分之债 297
第一项 不可分之债之概念 297
第二项 不可分之债之要件 298
第三项 不可分之债之效力 298
第四项 不可分之债之消灭 299
第五章 债之移转 299
第一节 概说 299
第二节 债权让与 301
第一项 债权让与之概念 301
第二项 债权让与之许可 302
第三项 债权让与之效力 304
第一款 当事人间之效力 305
第二款 对债务人之效力 306
第三节 债务承揽 307
第一项 债务承揽之概念 307
第二项 债务承揽之要件 310
第三项 债务承揽之效力 312
第四项 特种债务承揽 313
第六章 债之消灭 314
第一节 概说 315
第一项 债之消灭之概念 315
第二项 债之消灭之原因 316
第三项 债之消灭之效力 318
第二节 清偿 319
第一项 概说 319
第一款 清偿之概念 319
第二款 关于清偿之学说 320
第二项 受领权人 321
第一款 受领权人之概念 321
第二款 受领权人之种类 322
第三项 清偿人 325
第四项 清偿之处所 327
第一款 清偿处所之概念 327
第二款 清偿处所之确定 328
第三款 清偿处所之效力 330
第五项 清偿之时期 330
第一款 清偿时期之概念 330
第二款 清偿时期之确定 332
第三款 清偿时期之种类 333
第四款 请尝时期之效力 335
第六项 清偿之费用 336
第七项 清偿之标的 336
第一款 清偿标的之概念 337
第二款 一部清偿 337
第三款 代物清偿 338
第一目 代物清偿之概念 339
第二目 代物清偿之要件 340
第三目 代物清偿之效力 341
第四款 债务更新 341
第一目 债务更新之概念 341
第二目 债务更新之要件 343
第三目 债务更新之效力 343
第八项 清偿之抵充 344
第一款 清偿抵充之概念 345
第二款 清偿抵充之要件 345
第三款 清偿抵充之种类 346
第四款 清偿抵充之顺序 348
第九项 清偿之提出 348
第一款 清偿提出之概念 348
第二款 清偿提出之要件 249
第三款 清偿提出之限制 350
第四款 清偿提出之效力 350
第十项 清偿之效力 351
第一款 清偿效力之概念 351
第二款 清偿之证明 351
第三节 提存 354
第一项 提存之概念 354
第二项 提存之要件 356
第三项 提存之效力 358
第四节 抵销 362
第一项 抵销之概念 362
第二项 抵销之要件 365
第三项 抵销之方法 367
第四项 抵销之禁止 369
第五项 抵销之效力 372
第五节 免除 373
第一项 免除之概念 373
第二项 免除之方法 374
第三项 免除之效力 376
第六节 混同 376
第一项 混同之概念 377
第二项 混同之成立 378
第三项 混同之效力 378
第七节 更改 380
第一项 更改之概念 380
第二项 更改之种类 381
第三项 更改之效力 382
附录 385
(1)站内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用户上传分享,本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学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金币)
(3)国学经典网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原发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原发布人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742769468 我们将尽快处理
(1)如遇下载链接失效,可以联系客服微信,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解决;
(2)电子书资源属于特殊资源,具有可复制性与传播性,一经购买,拒绝退款;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4)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象征的收取站点运行所消耗各项综合费用
(5)因书籍年代久远,受当时印刷技术影响,可能会产生字迹模糊、印刷不清晰等结果,具体内容请参考截图再下单!
部分玄学、武术、医学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