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猿寺田宽二PDF下载,近代翻译日本人类学研究著作
简介:
清末近代翻译日本学者寺田宽二人类学研究著作,著者生平不详,东文译书局翻译。
截图:
目录:
绪论 从与他之动物 20
一 人从根本与他之动物异乎 20
二 人者兽类之一也 24
三 人与猿共属于灵长类 29
本论 化与猿 31
第一章 人之分类 31
第一节 人猿类之分类 31
第一 人科 31
第二 狭鼻猿科 32
一 类人猿亚科 32
黑猩猩 32
大猩猩 33
猩猩 35
手长猿 36
二 犬猿亚科 36
年寄猿 36
天狗猿 36
瘦猿 37
冠猿 38
疣猿 38
尾长猿 38
猿 38
犬首 39
第三 广鼻猿科 40
一 尾卷猿 41
吠猿 41
兔猿 42
无指猿 42
尾卷猿 42
二 毛垂猿亚科 42
尾垂猿 42
飞猿 42
金毛猿 42
夜猿 42
第四 熊猿科 44
绢猿 44
第二节 拟猴类之分类 44
第一 指猿科 45
指猿 45
第二 狐猿科 45
狐猿 45
眼镜猿 45
第三 猫猿科 45
猫猿 45
第三节 人类之分类 47
第一 人类之变迁 47
贝耳尼尔氏之分类 47
林那氏之分类 47
不伦美伯之分类 48
固维尔之分类 48
比利氏之分类 48
甲甫路伊圣特新哑氏之分类 48
赫胥黎氏之分类 49
脱比那之分类 49
第二 亚细亚系统之民族 50
南部 50
一 支那人 50
二 本藏人 50
三 暹罗人 50
北部 51
一 日本人 51
二 朝鲜人 51
三 满洲人 51
通古斯及甫印腊坡 52
第三 欧罗巴亚非利加系统之民族 52
一 利比亚人 52
二 古安起斯人 52
三 埃及人 52
四 东方亚非利加人 53
五 亚刺比亚人 53
六 阿比西尼亚人 53
七 加勒邸人 53
八 优斯加列克人 53
九 高加西人 55
十 亚刺亚克人 55
赫勒利克 55
伊黎利克 55
拉治克 56
都特利克 56
斯腊褒利克 56
印度埃腊尼克 56
第四 亚非利加系统之民族 56
一 奈罗哥人 56
二 小奈罗哥 56
三 准奈罗哥 58
第五 亚米利加系统之民族 58
一 壹斯基摩人 58
二 捷哥塔人 58
三 喀立皮 59
四 巴捷格尼亚人 59
第六 海岸岛屿之民族 59
一 澳大利亚地方 60
奥太利亚土人 60
达斯马尼土人 60
二 马来地方 60
马来人 60
颇利呢西人 61
三 孟加拉湾诸岛之土人 61
晏陀蛮之土人 61
纽义利亚土人 61
第二章 人猿之比较 63
第一节 形态上之比较 63
第一 颜面角及其计方 63
颜面角 63
康北之角 64
甲夫路伊苛比埃之角 65
克路快特之角 66
嘉克奥尔特之角 67
第二 耳壳 68
第三 体躯之形状 70
第四 运动之方法 80
一 人类之运动法 80
二 猿之运动法 81
三 人之所以至于直立 81
四 从人体直立所生之变化 83
第五 皮肤 85
一 人类之皮肤与他动物之皮肤异乎 85
二 皮肤之色 85
黄胆 86
皮肤之色素存于如何处手 86
日蕉何故起乎 87
黑人之生之理由 87
黑人与白人结婚则生如何子乎 87
猫目 87
苍白病 88
三 皮肤之香 88
四 乳腺 89
乳头之位置 89
乳汁之分秘女子所特有乎 90
乳之头数 90
乳头之位置 91
乳生多少之子乎 91
多乳头之女子一时生多少之子乎 92
五 皮肤与男女 93
六 皮肤与伉俪之关系 93
第六 毛发 94
一 毛发之种类 94
毛发之形状 94
毛发之色 94
局部之毛何故赤乎 95
二 人体所谓成裸体之因 95
三 人真为裸体乎 96
毛人 97
四 毛人之生方 98
旋毛 99
五 男女淘汰与毛发之关系 100
第七 爪 102
第二节 解剖生理上之比较 103
第一 筋肉 103
一 腓箸肠与比目鱼箸及大肾箸 104
二 动耳之筋肉 105
三 人何故失动耳之作用 106
动头之皮肤之筋肉 107
第二 内脏 107
一 消食管 108
盲肠 109
虫样垂 109
肝脏 109
二 血管系 109
心囊 110
心脏与血管 110
血液 110
第三 骨骼 108
一 头骨 108
脑窝 113
脱比那特之研究 115
钵克脱之研究 115
威士曼之研究 115
古今人类及脑窝 116
二 鼻骨 117
三 前额骨 117
四 后头孔之位置及方向 117
五 齿 121
于人类齿之发生 123
乳齿二十枚之生之顺序 123
依齿而知年龄 123
六 脊柱 124
七 骨盘 125
八 手之骨 126
九 脚之骨 127
十 上膊骨及大腿骨 128
十一 手与脚之比较 128
十二 上膊骨挠骨胫骨之比较 130
十三 于骨骼男女两性之差异 131
第四 脑髓 132
一 大脑之面积 132
二 脑量 134
脑骨与身长 136
脑量与年龄 137
脑量与体量 137
脑量与男女 138
脑量与智力 139
脑量与白痴 140
第三节 心理上之比较 139
第一 智识 139
一 总论 139
二 感觉 143
触觉 144
温觉 144
味觉 144
嗅觉 145
视觉 145
听觉 146
三 智觉 147
化妆与错觉 148
妖怪与妄觉 148
四 观念 148
概念 149
六 观念之连合 150
七 记臆 153
把住 154
复起 154
再忍 154
八 想像 156
九 推理 157
十 模仿心 159
十一 于动物有利有之智识乎 160
猿之墓 161
十二 思想之表出 162
身振 162
言语 163
十三 音声并歌曲之巧拙 173
第二 感情 175
一 总说 175
二 愤怒 176
人类之怒 177
猿之怒 178
三 复离心 179
四 恐怖与惊愕 180
五 爱情 181
六 同情 184
七 喜悦与笑 186
八 苦痛悲哀及泣之事 189
九 美之情 192
文学 193
美术 193
雕刻 193
绘画 193
对于音乐嗜好 194
舞蹈 195
十 道德之情 196
(附)社会心 197
第三 意志 198
一 总说 198
二 发意 199
三 无意的运动 200
乱杂自动的运动 200
感觉的运动 200
感情的运动 200
冲动的运动 200
反射运动 201
本能的运动 201
四 有意的运动 201
观念运动 201
模仿的运动 201
五 欲望 202
六 执意 202
七 撰择 203
第四 教育 204
一 猿迥 204
猿迥之历史 204
猿屋町之历史 205
猿剧场之起 206
二 教育与年龄 207
游艺之驯教方与踊之种目 207
第三章 人类之起源 208
第一节 人类起原之说 208
第一 创造说 208
第二 进化说 209
生物多源论 210
生物一源论 211
第二节 人猿同祖论 212
第一 人猿同祖论 213
第二 血清试验上之证明 213
第三 猿人 215
第三节 人类为一源乎为多源乎 218
第一 人类多源论 218
第二 人类一源论 219
体质上之见解 219
神话上之见解 221
第三 多源论与一源论之调和 221
第四节 人类为一祖乎为多祖乎 223
第一 人类一祖论 223
第二 人类多祖论 223
第五节 原人 224
第一 原人之发生期 225
第二 原人之发生地 229
第三 原人之体格 230
第四 原人之感情 231
第五 原人之智力 234
第六节 人类得现今之地位之理由 235
第一 自物质的方面所见之理由 236
一 手足之分业 236
二 器具之发见 236
三 农业牲畜之发见 236
四 火之发见 238
第二 自精神的方面所见之理由 239
一 言语之发见 239
二 社会之发见 240
三 道德之发见 240
(1)站内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用户上传分享,本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学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金币)
(3)国学经典网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原发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原发布人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742769468 我们将尽快处理
(1)如遇下载链接失效,可以联系客服微信,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解决;
(2)电子书资源属于特殊资源,具有可复制性与传播性,一经购买,拒绝退款;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4)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象征的收取站点运行所消耗各项综合费用
(5)因书籍年代久远,受当时印刷技术影响,可能会产生字迹模糊、印刷不清晰等结果,具体内容请参考截图再下单!
部分玄学、武术、医学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仅供参考!